什么是立夏挂蛋
“立夏挂蛋”是民间传统节气文化中的一种饮食习俗。说白了就是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这天吃鸡蛋。此时的气温开始升高,表示冬春气候,天气渐进炎热。于是人们会挂鸡蛋,象征万物开始生长,也是祈求来年五谷丰登,蒸蒸日上。此习俗始于明朝,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成为传统的节气文化的一部分。
立夏为什么要吃鸡蛋
据传,“立夏挂蛋”是源自古老的谚语“一米红土养七年,一粒谷子吃七年,一户人家吃七十年。”这是说在立夏这天吃鸡蛋会把蛋中的营养充分吸收,对身体健康有益,并有长寿的。传统认为,鸡蛋的蛋清蛋白质含量高,能够身体组织的与生长,增强和抗病能力。同时还含有的维生素E,有助于抗氧化,延缓衰老。因此,在立夏吃鸡蛋就可以增加体力,助长健康。
如何吃立夏挂蛋
不同地区,吃立夏挂蛋也各具特色,有蒸、煮、炒、炖、烤等方式。北京地区则以“立夏挂五毛蛋”为传统吃法,采用蒸煮为主,把鸡蛋连皮蒸至熟,捞出后撒上芝麻,沾着大葱开始吃。此做法寓意着“不侵,柏起茂枝”的吉祥寓意。此外,江浙一带的“白汁蛋”是在鸡蛋中加入清汤或米酒后蒸煮,味道鲜美。
习俗演变
随着时代的变迁,已逐渐淡化“立夏挂蛋”这一习俗,因为现代人们对于要求越来越高,蛋白质含量高且热量低的鸡蛋也成为了越来越受的食品。现代人也希望通过食物来保持健康。因此,即使文化的复兴不可能复制以前的传统方式,但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所含的更深含义,保持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结语
“立夏挂蛋”虽然经历了近的历史,但是在现今社會文化内里其价值只是仅仅是对季节的纪念或意外的习俗,它更代表了传统文化古老价值以及对身体与健康吉祥寓意的关怀。日渐消失的“立夏挂蛋”虽已经不仅仅只是节令饮食问题,但是它所包括的文化精髓却是不能轻易忘怀的。